“死生契阔,与子成说。执子之手,与子偕老。”是出自《诗经·邶风·击鼓》中的名句,这句诗描绘了至死不渝的动人爱情。但不少人都弄不清这“死生契阔"的“契”读 qì kuò ,还是 qiè kuò呢 ?其实它读qiè kuò,qiě kuò,qì kuò都不能算错!
契,读作qì 、xiè或qiè,古字写作“㓞”,始见于商代甲骨文,其古文字形像是用刀契刻图案的样子,本义为“刻”。
后来篆书时,在“㓞”的下部加了一个“大”字,为“契”。《说文解字·大部》:“契,大约也。” “大约”指的是各诸侯国之间所订立的公约。所以“契”又有契约之义。
契,读作qì时,指的是刻,盟约,投合等义,如:契合(投合)、默契(暗相契合)、契交(交往密切)、房契(租赁或买卖房屋的字据)。
契,读作xiè时,指的是帝喾之子,帝尧的异母弟弟”子契“。他被帝尧封于商,成了商部落的始祖。契作姓氏时,也读xiè。
契,读作qiè时,通“挈”,意思是持,取。
“契阔”这个词在现代几乎用不到了,但在古代却深受文人墨客的喜爱,经常写进诗里,如:曹操在《短歌行》中说:“契阔谈讌,心念旧恩。” 这里的“契阔”指的是久别重逢;
杜甫的诗中写着:“居然成濩落,白首甘契阔。”这里的“契阔”指的是辛勤劳苦;
《诗经》中的:“死生契阔,与子成说。执子之手,与子偕老。”中的“契阔”也是聚散、离合的意思。
但“契阔”一词,在诗词中到底是读qì kuò ,还是qiè kuò一直都存在争议。
“契”、“阔”二字在上古都属于古音学家所说的月部字,“契阔”二字是一个联绵词,有辛苦、久别重逢、相约、怀念、离合聚散等义。连绵词不能拆开单字来解释,它只是记一个音,大概是kiat-kuat,至于是用哪个汉字来记这个音,是不是“契阔”还是用“奇阔”这两个字来表示,并不重要。
而根据kiat-kuat这个发音来看,说qiè kuò,qiě kuò,qì kuò也都不能算错!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